• 甬上贤达
  • 文字:
    保护视力色:
    宁波史志|参与设计首都十大建筑,他是甬人庄俊
  • 阅读:
  • 时间:2024-07-09
  • 来源:

  • 庄俊,字达卿,浙江宁波人,中国著名建筑学家,曾参与规划设计首都十大建筑和清华园四大建筑,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,被中国建筑学会授予“建筑泰斗”称号。

    庄俊幼年丧父,家境贫寒。但他从小勤奋好学,1909年以优异成绩从南洋中学毕业后考入唐山路矿学堂(唐山交通大学前身,现为西南交通大学)。1910年,又考取清华学校(后改为清华学堂)庚款留学生第二届预备班。同年,被派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建筑工程。1914年,庄俊从伊利诺伊大学毕业,成为近代第一位获得建筑工程学学士学位和建筑师资格的中国人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庄俊主持设计的上海金城银行大楼(现为交通银行大楼)。

    当时,清华学堂(清华大学前身)正筹建首批校舍楼馆。校方电召庄俊回国,聘其为清华讲师兼驻校建筑师。回国后,庄俊在美国建筑师亨利·墨菲(Henry Murphy)主持下,规划设计并监造了大礼堂、图书馆、科学馆、体育馆等清华著名的早期四大建筑,这是我国按照现代建筑科技建造的首批近代建筑。

    1923年,庄俊再度赴美,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深造。学成回国后,他决心在建筑界闯出一片天地,遂辞去清华学堂职务,在上海创办了“庄俊建筑师事务所”。当时,上海的建筑设计业务基本由外国建筑师垄断。庄俊成立事务所后,开展的第一项业务是设计上海金城银行大楼。他设计的大楼一经落成,便成为上海著名的银行大楼之一,庄俊因此声名鹊起。此后,一大批海外学成归国的中国建筑师纷纷在上海开设事务所,打破了洋商建筑师长期垄断国内建筑设计业务的局面。为维护建筑师的合法权利,庄俊等人于1927年发起成立“中国建筑师学会”,并当选为首任会长。

    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中期,是庄俊设计创作的鼎盛期。他设计的主要作品有汉口金城银行,济南、哈尔滨、大连、青岛、徐州的交通银行,南京盐业银行、上海中南银行、交通大学总办公厅和体育馆、上海孙克基妇产科医院等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庄俊主持设计的交通银行哈尔滨分行大楼。

    1942年,日军占领上海。庄俊以坚定的民族气节,宁可节衣缩食,也决不同敌伪合污。他暂停了建筑师事务所业务,在大同大学和沪江大学夜校任教,培养了一批青年建筑师。抗战胜利后,庄俊谢绝亲友邀请,坚持留在国内,迎接新中国的诞生。

   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,中央专程派人请庄俊到北京参加建设新首都的工作。抵达北京后,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庄俊,勉励他“为社会主义好好干!”随后,庄俊被国务院委任为新中国第一家建筑单位——交通部华北建筑工程公司的总工程师。1953年,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成立,交通部华北建筑工程公司被改组为中央建筑设计院(即后来的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),庄俊仍担任总工程师。

    1958年,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,中央决定在北京建设人民大会堂、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十项工程,被称为首都十大建筑。庄俊参与了这十大建筑的筹划和设计工作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庄俊旧居。

    庄俊退休以后,仍不忘发挥余热,呕心沥血编写完成《英汉工程建筑名词》。他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奉献了一生,留下了宝贵的建筑精品和精神财富。